<
    放榜过后,还未到午时,三人为了庆祝就去了不远处的旬阳街,胜春朝已经在向他们挥手。

    三人走进酒楼中,或许是为了庆祝各位学子的放榜,戏台子上居然开始在放戏。

    少女下意识驻足观看了会儿。

    台上正在演《穆桂英挂帅》。

    台上主唱的花旦伶人都是反串的,“穆桂英”面容姣好秀美,眉眼处依旧能看出些英气风姿。

    一唱一和间身段虽一眼看去纤细修长,但想来应该是脱衣有肉的类型。

    身高应该也能有个180,只是照目前少女见过的其他人矮了一点。

    冷窈妲蛮喜欢看的,于是就请张思莲和路时休先上去,让自已在这儿看完。

    张思莲今日开心,答应下来她的请求先一步走上三楼。

    路时休本想陪着她,但青年步子顿了顿,还是选择没有跟在少女身后。

    冷窈妲叫了壶茶水,坐在下面和其他人静静看着。

    不久后就已经接近尾声,少女喝了两杯茶水没有动。

    台上那伶人戏子眉间眼梢都带着英气和风情,身量也的确好看,少女不带任何目的性和赏玩性看着,眼神清透又认真,和一旁的人大相径庭。

    或许是她本就外表出众惹人注目,也或许是少女眼神澄澈不同于旁人。

    那戏子在这出戏将要落幕时,眼神和冷窈妲稳稳撞了个正着。

    第140章 凑巧

    两人足足对视了三秒后,还是那伶人先一步移开视线,没有抹上油彩脂粉的耳上浮现艳红。

    终于是一曲落幕,冷窈妲看得很开心,虽然没有看到完整版。

    少女走上前,先是在台上放下一锭银子,然后给他们表演的人依次打赏些碎银。

    放在台上的是整个剧团共有的,而单独给的则是独属于个人。

    冷窈妲很懂规则,直接让他们弯腰低头,将打赏之物放在他们头顶装饰物上。

    这叫头彩。

    若是放不住,那就用手拿着也行。

    方才与她对视上的戏子在最后一个,冷窈妲打赏到他那里时,发现没有碎银子了。

    于是少女让他低头,直接取出一张面值十两的银票放在他头上的饰品中。

    其他人见状,皆是眼含艳羡。

    戏子许是也没想到,他被油彩脂粉盖住的面颊泛红,行礼致谢。

    只不过当他看见少女束着妇人发髻后,眼神微暗。

    自已只是个戏子,一见钟情这般美好的女子已经是亵渎,怎敢再敢奢望更多?

    只是不知到底是谁家公子能有这般好福气,将她迎娶回去。

    冷窈妲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,少女点点头离开这里。

    上到三楼,守在门外的青书和青平忙过来迎接她,给少女送进了雅阁之中。

    张思莲笑着看向走近的少女:“刚想派人去叫你呢,倒是凑巧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看着快要上齐的菜品,冷窈妲笑了笑:“或许是闻见了香味吧,便想着赶紧回来和婆母与小叔一起吃。”

    张思莲被她逗笑了,就连路时休也淡然一笑。

    女人点了不少菜,吃完这些又聊会儿,已经是过了午时不少。

    但没想到离开时,依然听见这戏曲声。

    少女向下看去,戏台上依旧是那帮人,只不过换了出戏在唱。

    冷窈妲路过他们侧面,正常来说台上人应当是看不到她的。

    可不知怎么,那换上男装的戏子看见了她,与少女对视两秒。

    很快他就又转过头,为了唱戏认真在台上表演功底。

    冷窈妲没在意这些事,直接离开胜春朝,回到府中休息。

    可路时休的脸色从出了酒楼后就不太好,青年发现少女和那戏子的对视。

    但转念一想,这做戏子的比那叫什么林玉的,做小工的还要低上不少,与其在这儿想那戏子,还不如想想自已怎么才能和窈窈关系更密切些。

    于是在下了马车时,路时休的脸色就比刚才好了不少。

    在放榜后的第三日,少女吃好早饭去了林玉家那条巷子。

    巷子叫安平巷口,寓意着平安喜乐之意。

    虽说在盛京城中天子脚下,多数是一些达官贵人在此地居住,但也有一些在祖祖辈辈也在城中生活的普通人家。

    这条安平巷伫立在这里两百余年了,里面每家每户都烂熟于心,互相熟悉得很。

    少女下了马车,独自走进这条巷子。

    有出来在门口洗菜的妇人,瞧见这么一位美丽动人的少女,菜盆子差点没拿稳都翻了。

    “哎呦我天爷嘞,好像见到仙女儿了!”

    妇人嘟囔一声,对冷窈妲的外貌做足了评价,然后笑着回了屋子。

    没多久,一位貌美无比的少女来到安平巷的事就传遍了。

    这个时间或许林玉还没回来,但自已就是准备提前来这里看看,这种古老质朴的小巷子,才是冷窈妲一直以来的挚爱。|

    只可惜这几日无雨,若是能看见雨落青石台阶的意境,那就更好了。

    其实她也不是没看过,只不过那时刚被沈今啸给……,所以冷窈妲也没那个闲情逸致去看。

    要是在那种情况下自已还有心情去看景,那也有点太缺心眼儿了。

    林玉住的院子比较大,有些像那种四合院,里面通常不止一户人家在住。